2013年4月6日 星期六

蕃茄就是TOMATO (0327實驗室外蕃茄體檢)


我們因為在進行篩選抗植物寄生性線蟲品種水稻的系列實驗,其中為了養根瘤線蟲而有種蕃茄,利用它們的根系來養蟲。我們種植的蕃茄品種為嬌女與紅珍珠,嬌女在2/27的時候將幼苗移至三吋盆,共14株,並施予緩釋性肥料好康多一號,一盆約八顆。紅珍珠則是於2/20號移盆,共18株,也有施予肥料好康多一號;另外,會不定期施用花寶二號。


▲今天就來用線蟲實驗室的高級解剖顯微鏡來幫我們的蕃茄健康檢查一下囉!


種植地點為興大農業環境暨自然資源大樓七樓實驗室外窗邊桌台上,每天澆一次水。本來嬌女是放在靠牆的架子,但是因為光線不足所以搬遷了。窗邊桌台的好處是陽光充足,但是病蟲害很多。紅珍珠先出現了包含病毒感染、白粉病、粉蝨以及潛葉蠅的徵狀,之後嬌女也出現白粉病、粉蝨與潛葉蠅,這些都是在更換環境之後才有的。



      ▲紅珍珠栽種情形



      ▲嬌女栽種情形


先來看看造成嚴重困擾的粉蝨。數量很多,澆水時用噴頭往葉子噴水都會飛出許多白白的小蟲,就是粉蝨。它們平時躲在葉背,不易察覺。在種植的時候,我們都會在盆栽土裡插根竹筷、上面捲上黃色黏紙,可以誘引粉蝨成蟲,但成效有限。在使用解剖顯微鏡觀察的時候,驚覺葉片上也有它的若蟲,本來以為是介殼蟲之類,但詢問過昆蟲系老師之後才知道原來就是這個猖獗的小傢伙呀!


▲在葉片上的粉蝨成蟲

      
▲在解剖顯微鏡下的粉蝨成蟲

   


    ▲在解剖顯微鏡下的粉蝨若蟲
      


   ▲被製作成玻片,在光學顯微鏡下的粉蝨若蟲
      



再來是同樣為昆蟲的潛葉蠅。從外觀可以很明顯的察覺它的存在,因為其幼蟲取食葉片的時候會在葉片上留下白色的潛道,真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平時把葉片取下、拿到解剖顯微鏡下,可以從潛道中挖出幼蟲,但3/27這天發現它們都已經吃光抹淨、成蟲飛走,沒有找到蹤跡!

   ▲葉片上方白白的痕跡正是潛葉蠅幼蟲造成的
      


最後是讓蕃茄葉子有「朦朧美」的白粉病。白粉病為真菌造成,葉片上白粉狀物為真菌的分生孢子與分生孢子梗。初期感染大多從老葉開始,白粉會逐漸擴散,最後葉片會呈現有點褐色、黃化的現象。
▲白粉病葉片外觀



▲在解剖顯微鏡下的模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